渴望“失业”的儿童主任

“阿姨,这道题我不会做,能帮我看看吗?”“阿姨,我可不可以来这里玩积木?”在总口管理区杨湾社区,社区儿童主任海绚总是被一群孩子簇拥着,用亲切的称呼表达对她的喜爱之情。

作为儿童主任,海绚全心全意守护着社区每一名儿童的健康成长,以春风化雨般的爱给予孩子们关怀,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给他们带去温暖。

以身作则 做好分内事

海绚热爱基层工作,更热衷于儿童事业。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为辖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关爱陪伴服务。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了精准关爱和长效陪伴,让缺少家人陪伴的孩子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困境儿童健康茁壮成长。8年来,她走访了解儿童情况352人次,服务儿童135人次,关心慰问困难家庭儿童18人次,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

“把孩子当成朋友,与他们平等交流,就会发现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陪伴。”海绚将每一项工作仔细记录在册,行动日程也精确到小时,致力于把儿童信息摸排、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等工作做得更细致。

柔性服务 让自己“失业”

关爱儿童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心之所向。海绚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还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初到岗位,经过摸底排查,海绚发现社区有一名明明(化名)的儿童,其父亲死亡,母亲生下他后离家至今未归,他长期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了解情况后,海绚积极申请将明明原本享受的低保救助提升为孤儿待遇,经常上门关心其学习、生活情况,并做好记录。

在明明即将结束九年义务教育时,海绚多方咨询,建议他就读本地一所知名职业技术学校。而且,三年求学期间,海绚每学期都会帮其申报雨露计划助学补助,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阳光乐观的人生态度,自强进取,积极向上。如今,毕业在即的明明正在积极准备专升本考试。

在开展主动服务的同时,海绚还积极发挥儿童主任的桥梁作用,链接本地企业招工资源,利用本地农副产业影响力,引导留守儿童父母或者困难家庭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8年来,杨湾社区留守儿童从41人缩减至2人。海绚笑称:“当孩子们学业不失教、亲情不失落、安全不失保,我就‘失业’了。不过,这才是儿童主任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小静 通讯员 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