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亲友相聚,人间美事。
记者来到潜江半闲古琴社,未见其人,先闻琴声,犹如古雅的天籁之音,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让人忍不住驻足静听。
正值春节假期,琴社创始者白石老师正以琴会友,共贺美好新春。《酒狂》《半山听雨》……一首首古琴曲清和淡雅、松沉旷远,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让人体验内心平静、升华心灵意境。
于闹市辟一静室,熙熙攘攘的人走过,庐内自有一番趣味,弹琴、品茗、写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喜爱并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春节期间就有很多人来这里。”白石老师说道。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七弦震颤,古木发声,深远虚静,如沐春风。2003年11月,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潜江古琴历史往上可追溯到章华台时期,明清时更有大量的琴人琴诗记载。”白石老师浅声说,现在他的学生已有300余人。
如何使这一古老的乐器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成为摆在当代琴人面前的新课题。他告诉记者,自2018年12月成立潜江首家古琴社,多年来他们都坚持开设古琴公益课堂,古琴讲座及音乐会等活动。
白石告诉记者:“当下,全社会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强大共识,古琴艺术传承也赶上了新时代。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古琴、认识古琴并喜爱古琴,进一步激发古琴艺术的发展活力。”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白石有自己的梦想与担当。“像今年的春晚,满满都是传统文化元素,这让我们都感到很振奋。”他表示,新的一年,他将继续举办古琴雅集音乐会,公益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大家能在愉悦精神的同时,增加文化涵养,提升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自信。
“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知琴爱琴的人聚在琴社一起弹琴忘忧,乐而论道。”他抚琴说道。
(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