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近日,市司法局申报的典型案例“让‘东方之花’越开越艳 营商环境越来越优”荣获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2023年县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荣誉称号。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我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之花”。去年以来,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顺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进一步深化人民调解工作,深入推进“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先行试点,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让高质量的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成为水乡园林一张靓丽名片。
“多亏你们用心调解,不然我们的工资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要到手呢!”当事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连声向市劳调委与某镇调委会的调解员们表示感谢。
原来,刘某某、杜某某等48人为某制衣厂员工,因制衣厂部分订单款项未收回等原因,导致48名员工的工资款一直没有发放,且制衣厂负责人失联。市劳调委接到该纠纷后,与该制衣厂所在镇调委会联动联调,第一时间组成调解专班,一边做好员工的安抚工作,一边积极联系制衣厂负责人。经过多次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一起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讨薪事件纠纷得以平息。这是市司法局积极发挥专业调解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作用的一个生动案例。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形成以市人民调解中心为龙头,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骨干,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为两翼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组织网络。目前,全市共有村(社区)调委会448个,区镇街道调委会2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9个,人民调解员2000余名,将调解触角延伸到全市各个角落。他们坚持日常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全面排查涉及合同、企业用工、拖欠工资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特别是对影响营商环境的风险隐患,坚持排查在先,关口前移,提前介入,第一时间开展调处,定纷止争,为企业经营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据了解,近年来,市司法局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机制,严格做到矛盾纠纷每日一上报、每周一汇总、每月一审核、每季一研判、每年一考核,对各类矛盾纠纷信息进行逐一分类梳理、分析研判、分流督办,确保每一件矛盾纠纷都得到妥善处理;完善联调联动机制,从全市19家专调委中抽调矛盾问题集中的人社、交通、医疗、消费、物业等7个行业部门入驻市人民调解中心,实现人民调解组织“连点成线”,通过将市人民调解中心打造为矛盾纠纷排查中心、案件分流中心、调解指挥中心、信息研判中心和诉调对接中心“五位一体”的大调解平台,实现“集线成体”综合调解机制。
为统筹整合资源、加强衔接联动,我市还逐步建立了“人民调解+社区网格”“人民调解+劳动仲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商会”等模式,进一步拓宽调解渠道。通过“调解+”模式成功化解“武汉某乳业公司与多名消费者之间侵权责任纠纷”“湖北某建筑公司与潜江某管桩公司之间合同纠纷”等各类重大疑难纠纷案件,对辖区经济秩序稳定起到了良好的助力和保障作用。
自创建“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先行区以来,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致力于为各工业园区、本土重要产业及大型民营企业的有序经营和更好发展保驾护航。2023年,全市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成功调处工伤工亡等涉企纠纷87件,涉案金额853万余元;成功调处劳务报酬及薪资纠纷117件,涉案金额138万余元;成功调处涉企合同类经济类纠纷74件,涉案金额1085万余元。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3260件,成功调解3203件,调解成功率98%。(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煜 通讯员 兰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