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独角戏” 而是“大合唱”!——聚焦城区交通秩序系列报道之五

云上潜江报道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治理。良好的交通秩序,从来都是“管”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谁来管”比“怎么管”更重要。整治城区交通秩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面临“增量”问题,也面临“存量”难题,更面临“变量”课题。

思想要提神 不能“一躲了之”

城区交通秩序备受诟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好多交警都有些委屈,感觉里外不是人,出的力最多,挨的批最多,接的“砖头”也最多。

有岗必有责,履责必尽责,问责必追责。在整治交通秩序方面,交警就是“主力军”,就应该聚焦主责主业,拿出坚决的态度、过硬的担当和超常的举措。

但有些时候,交警还真不该“扛下了所有”。

12月22日,清晨7点30分,气温0℃。家住健康巷老制药厂小区的钟莎骑电动车送孩子去商业幼儿园上学前,收到老师发来的微信,“学校门口路面结冰,有好几位家长骑电动车都摔跤了,大家务必要小心!”

待钟莎到达横堤路时,只见一对老夫妻行至此处,放慢了速度,观望一番后,手挽手慢慢通过。其他骑电动车的市民,即便小心翼翼,也控制不住轮胎打滑,看上去险象环生。

“连续几天的晴天,路面结冰的水,从何而来?”记者问道。

“晚上,这里是一个卖菜的马路市场,附近还有几家卖鱼的商贩。”居民赵先生称,这段冰面是小贩乱泼乱倒造成的。现在气温骤降至零下,路面上的水很易结冰,一个邻居家的孩子骑自行车上学时,就在这里摔得不轻。

早上9点,记者在横堤路看到,地面的冰已渐渐融化,可地上残留着不少鱼鳞,仍然非常湿滑。有的鱼贩将水产摆出了店外,在顾客问价时,鱼贩一网捞起一条大鱼,递到顾客面前,此时水顺着鱼网滴滴答答流到了店外的地面上。

钟莎说,“如果是干净水还好,这要是摔倒了,不仅弄一身脏,还有挥之不去的鱼腥味儿,一整天都会心情不好。”她希望摊贩能多为他人考虑,文明经营,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监管,规范商户行为。

“有关部门”是哪个部门?

首当其冲的是城管部门。市城管执法局显然是知情的,该局行政执法支队负责人介绍,这里原先有一个菜场,中心城建设好后,由于诸多原因,原本规划在商场负一楼的菜场无法使用,导致菜贩子没有地方卖菜,晚上便在此摆摊设点。

“城管执法队员曾多次在凌晨去现场督促摊贩文明经营,但效果甚微。”该负责人表示,现在天气冷了,为避免行人滑倒,我们会安排相关人员到该路段巡逻,及时清理遗留下的冰和积水。同时,定期劝导商户规范经营行为,禁止乱倒污水,自觉规范经营秩序。

这番表态,自然挑不出毛病。问题是,为什么“效果甚微”,总是管不好呢?

“你们向社区反映过没有?”记者忍不住询问附近居民。

“社区谁管这事啊!”

“如果管不好,总可以安排人将路面上的水扫一扫,把路上的冰块铲一铲啊!”

“您这是想到炒米坛子里了,呵呵!”面对记者的追问,居民们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当道路交通“病了”,要讲究对症下药,“有关部门”都有“有关责任”。

事实证明,整治城区交通秩序,指望交警唱“独角戏”,大概率只是应急之举,时间一长,又会重新反弹。

像学校门口拥堵,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交警该想的法子都想尽了,效果就是不理想。

“看有好多现成的经验,他们就是不学咧!”提及此事,正在接孩子放学的陈爷爷说道,“这么多人这么多车,指望一两个交警怎么管得过来?”

陈爷爷掏出手机,专门分享了“他山之石”,其中一条就是建立“警校家”联合护学机制,守护好学生安全出入校园的“最后一百米”,真正铺就一条“绿色安全通道”。

“这些条件我们都具备,就是没人牵头咧!”陈爷爷说。

对此,市政协委员于业成一针见血指出,整治城区交通秩序,要形成组织合力、工作合力、治理合力,谨防各自为政、“九龙治水”,出成绩时一拥而上,挑重担时一哄而散。

业务要提能 不能“一放了之”

整治交通秩序,既是一项体力活,也是一项技术活,对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应讲究顺势而为、应势而变,一劳永逸的情况基本是不存在的。

晚上6点左右,东门夜市就开始热闹起来,而东风路和虾街交会处的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长期只有黄灯闪烁,让过往的行人、车辆进退两难。

路旁商铺老板介绍说,“晚上6点多是这条路最热闹的时候,有接学生放学的,有下班路过的,还有来吃饭消费的,在这个时间段,经常堵得一塌糊涂。”

记者在此观察了近一个小时,发现情况并不乐观。尽管路口红绿灯始终处于黄灯状态,但转弯、直行的车辆并没有避让行人,秩序较为混乱,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每天傍晚经过这个路口都是小心翼翼的,必要时还会刹车停下,确定没有车再慢慢过。”骑电动车经过的市民李红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从市交警支队了解到,“红灯停,绿灯行”是路口信号灯的常见模式,为了交通更顺畅,交管部门会根据道路、人流、车流具体情况,对一些路口的信号灯进行动态调整。

“经过多次测试,该路口‘红绿灯’模式会更容易造成堵塞,‘黄灯’闪烁,能提高车辆通过率,在交通易堵时段,会安排交警现场指挥,疏导交通。”市交警支队教导员邓承训表示。

对此种解释,有市民并不完全赞同,“与堵塞相比,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红绿灯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邓承训表示,交警部门正对城区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整优化,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行车延误时间。同时,他提醒广大司机,持续闪烁的黄灯是提示机动车驾驶员通行时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通过。另外,机动车路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停车难的问题同样突出,整治来整治去也没见根本好转。

12月24日晚上8点,红军路社区居民袁女士吃过晚饭后,开车回家却找不到公共停车位。红军路上有些公共停车位被商户占为私有了,他们用五花八门的障碍物阻碍市民停车,每次回家找停车位成了她头疼的事情。

“有一次移开了一处公共停车位上的障碍物,将车停入其中,没想到第二天车被人恶意划掉了几块漆,但又不能确定是恶意打击报复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谈及红军路“停车难”问题,袁女士无奈地摇摇头。

记者在红军路走访时看到,该路段两侧公共停车位上桩桶、垃圾桶等障碍物层出不穷。在潜阳中路、育才路、保驾路也有商户占用公共停车位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市民“有位不能停”的情况,而且变相地扰乱了城区交通秩序。

在红军路,记者尝试将一处障碍物移除停车时,被一商户制止,并要求停往别处。该商户辩称,有时一些体积大、车身高的货车在车位上一停就是好几天,店铺的招牌被遮挡住了一大半,影响正常经营。

“顾客想要进店消费,没地方停车,就不会来了。”另一家店主表示,假如不占车位,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这是自家门口,自己家的车回来要往这里停。

采访中,不少市民虽然对商家的这种做法十分反感,但大多数人选择妥协。市民朱先生告诉记者,商户把车辆或者废旧物品放在门口公共车位上,大部分车主都不会下车把物品挪开,以免跟商家发生冲突,耽误出行。

记者从交警、城管部门了解到,这一现象已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也是执法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虽然他们经常在管理,但情况往往是前脚刚刚管好,后脚又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接下来,我们会和城管部门加强常态化巡查监管,及时查处私自占用公共停车位行为,切实维护良好停车秩序,最大限度地保障机动车停车泊位的使用。”邓承训说。

“整治城区交通秩序,尽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有些突出问题不能放任不管,如果一年解决一两个问题,也不会是现在积重难返这个样子了。”对此,于业成评价道。

配合要提效 不能“一禁了之”

“老头乐”开始退场了。

在城区各条道路上,经常能看到悬挂“电D88888”等炸弹号牌的车。这类车有三轮四轮的,能载人装货,能遮阳挡雨,“油门”一踩,轻松上路,而且外形多样,车型众多,备受老年人青睐。而且,现在有不少年轻人用它来接送孩子、拖载货物。

人们都叫它“老年代步车”,也被称为“老头乐”。可事实是,这类车辆大多属于“三无”(即无证、无牌、无保险)三轮摩托车和低速电动车。

多年来,老年代步车因其模糊的身份属性,监管始终处于“真空地带”。老年代步车在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也扰乱交通秩序,造成多起交通事故。

为了整治交通出行环境,自今年12月17日起,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常态化开展“三无”(即无证、无牌、无保险)三轮摩托车和低速电动车突出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该类车辆严禁在城区道路行驶。

一段时间以来,为推动“老头乐”退场,相关部门想了很多法子。

市交警支队结合实际,组织警力在城区部分路段,通过定点检查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代步车”违规上路行驶、乱停乱放、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民警在依法暂扣车辆的同时,还耐心向驾乘人员宣传相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面对面讲解此类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

“近期,我局采取每天一巡查,每周一督查的形式集中对城区电动车市场加强监管,重点是禁止销售四轮低速电动车。通过整治,我市城区市面上非法销售四轮低速电动车的现象明显好转,所售的三轮电动车都是取得了国家强制3C认证的产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监督科科长嵇小林介绍,截至目前,共清理清退四轮低速电动车150余辆,劝导销售者退订订单2笔(合同金额180万元),提醒告诫商家“禁止虚假宣传,夸大宣传”1000余次。

可以说,相关部门的这些举措兼顾了政策的力度与温度。但在“一纸禁令”背后,仍然另有“名堂”。

12月25日,记者探访城区电动车市场时,并未在销售门店的展示区看到有“老年代步车”,但是店外陈放着少量三轮电动车,供人选购。

“你们跟谁买车?这些‘三轮电动车’可以去车管所上摩托车牌的,不用驾照。”销售人员在反复确认过记者的购买意向后,带着记者走到了不远处的仓库。

仓库四周玻璃被广告纸包裹着,从外面看不见里面。仓库里,则存放着不同型号的老年代步车。

“为何不放在店里销售?”记者问道。

“我们门店主要做‘零跑’品牌,品牌方不让在店内陈放其他品牌车辆。”销售人员坦言,这种车不能上牌,但能上保险,只要遵守交通规则,开上路也没有人管,如果被相关部门扣留,一个月后也能取出来,不用交罚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老年代步车”销售商表面“偃旗息鼓”,但仍然在“地下交易”。获得记者的反馈后,12月26日下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交警支队对城区内电动车市场再次进行突击检查,拖走仓库内存放的部分低速四轮电动车。

“我们将持续保持对城区电动车市场严管态势不放松,进一步加强执法力量,优化调整监管手段,杜绝此类电动车销售。”嵇小林表示。

对“老头乐”退场,大多数市民都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纷纷表示不购买、不驾驶、不乘坐此类“老年代步车”。但他们同时也表示,“老头乐”车主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不能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并且希望相关职能部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提供更多更好的出行选择给广大群众。比如,要不断优化公交线路,改善公共交通设施,以提高群众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比如,推出更多具有创新和贴心设计的交通工具,使老年人在享受便利快捷同时,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可在记者看来,非常时期应有非常手段,但“老头乐”是否就此退场还很难说清。毕竟管理“一类车”和管理“一座城”一样,从来都不是哪个部门的“独角戏”,没有“大合唱”作保证,或许耳边只能响起“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