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书写精彩人生——走近市中心医院体检科副主任刘联平

云上潜江报道 “大爱无私”“最美平哥”……在市中心医院体检科副主任刘联平的微信聊天记录里,经常会被类似的词汇刷屏。

千里援疆秉丹心

2008年7月,时年34岁的刘联平主动申请,成为湖北省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工作队的一员。带着医院的期望和救死扶伤的信念,刘联平惜别妻儿和年迈的父母来到温泉县人民医院工作。

温泉县位于新疆西北部,日照时间长、自然环境恶劣、工作环境艰苦,医院的软硬件设施也相对落后。走上援疆工作岗位,面对一位位患者,刘联平感受到,援疆不仅仅是任务,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种信仰。“作为一名援疆医生,不仅是为了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也是践行医者仁心,让更多病患免于病痛。”看到当地病人因为条件限制,得不到更好的医治,刘联平便暗暗起誓。

满怀壮志的刘联平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击退,他想方设法、竭尽所能让自己克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关”,思念家人的“孤独关”,口味差异的“饮食关”,迅速适应环境,融入工作当中。考虑到医院实际困难,他主动要求参与到日常值班倒班,既是坐诊医生,又是值班护士,还是晚间护工,手机全天候待机,面对病人随叫随到,忙到来不及吃饭、半夜从被窝爬起来接诊等情况稀松平常,但他从无怨言,兢兢业业。

援疆期间,他共接诊门诊、急诊病人1000余例,分管病人50余例,参加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近100次,夜间出诊近50次。

作为一名援疆干部,刘联平还发挥着桥梁作用,紧密联系受援单位和派援单位,及时准确地向派援单位汇报受援单位的发展情况、对援助的需求。在温泉县人民医院内科住院部工作时,他发现部分护士因为没有配表而导致护理工作不方便,便联系广州一家厂家,自费为全院护士购买了专门的护士表。

一次援疆路,一世援疆情。在刘联平的手机文件里,有一份温泉县人民医院当地医生发给他的电子相册,一张张电子照片记录着他工作的动人瞬间,其中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离疆时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合照。照片的下方写着这样一段话:“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因为有您,我们了解了新概念、掌握了新技术,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医疗服务得到了提升,您是我们心中的最美平哥!”

热心公益献大爱

援疆经历让刘联平内心无比触动。刚刚回到潜江在家里休整的那几日,他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思考,体会到人的一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要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怀着这份崇高的信念,刘联平开始投入志愿服务活动当中。

从慰问困难儿童到参加义诊活动,从结对帮扶到主动参与全市各大赛事医疗志愿服务……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张缘园对刘联平的事迹如数家珍。张缘园向记者说:“你别看他个子不高,但他能量巨大,哪里需要帮助,就能在哪里看到他。”

在采访中,张缘园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关于刘联平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故事。

2022年初,刘联平的妻子张利君一脸疲惫和委屈地找到张缘园,向张缘园询问刘联平日常结交情况。一头雾水的张缘园在和张利君的交谈中得知,原来张利君本想着儿子上了大学,他们住了半辈子的老房子破旧不堪,趁着儿子上学期间,将房子简单装修一番,但在她和刘联平商量此事时,刘联平一直推三阻四找理由,就是不愿意装修,几次商量都不欢而散后,刘联平说出了他无余钱装修的实际困难。刘联平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节俭朴实,一件衣服都恨不得穿10年,张缘园和张利君一致认为刘联平虽然不是高收入人群,但日常开销并不大的他不至于拿不出装修资金,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张利君离开医院后,张缘园很想找刘联平聊一聊,但一直不知道如何开口。正当张缘园一筹莫展之际,刘联平接到的一个电话引起了他的警觉。刘联平接到电话后去了医院茶水间,张缘园紧随其后,想一探究竟,看到张缘园后,他似故意躲开。这让张缘园更加疑心,索性叫住刘联平,苦口婆心劝刘联平不要误入歧途。面对张缘园的劝告,刘联平一脸无奈,不得已打开了电话免提。电话那一头,是一名少年的声音,少年父亲癌症病重、母亲早逝,身无分文的他正在寻求刘联平的帮助。“刘叔叔这几年资助我读书,常常自掏腰包给我爸爸寄治病的药,是我们的恩人,求求您不要把刘叔叔当成坏人!”少年声泪俱下。

原来,刘联平在2017年参加的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经服务队队友介绍,资助了恩施州的3名困难学生。几年间,刘联平对孩子们无微不至,定期为孩子们寄生活费、报名费、学习资料、各种生活物品等,前后共花费了10余万元。

“我以前只在电视和新闻报道里看到过这样的先进事迹,身边虽然有很多好人好事,但像刘联平这样‘偷偷摸摸’做好事,还生怕别人知道的人,我还是头一次见到,也切身感受到了其中震撼!”张缘园感慨地说。

“我就是想让孩子们能有条件好好读书,将来长大成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谈起自己的初衷,刘联平语气坚定。

刘联平告诉记者,起初,他是怕妻子不理解他,会干涉他继续资助孩子们,所以一直不肯告诉妻子,但在妻子了解了实际情况后,不仅没有反对,反而特别支持他。“现在每逢开学或者过节,我的爱人都会以各种名义给我发红包,老夫老妻这么多年,她懂我!”他笑着说。

2022年,刘联平所资助3名孩子中,有2名考上了恩施州重点高中,另一名孩子小秦(化名)以595分的优异成绩被复旦大学预防医学系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小秦在微信里给刘联平发了孩子通知书的照片,并给他发了一段文字:“刘叔叔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原本灰暗的人生,我选择预防医学专业,就是想以后也能像刘叔叔一样,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翻看着与小秦的微信聊天记录,刘联平无比欣慰,笑得像个孩子一般。

2023年3月,刘联平从急诊科调任至体检科,他的时间比以前更加充裕,但他却更忙了。“他热心快肠,见多识广,来体检的人都喜欢找他,向他咨询健康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平时生活中,他不是在做公益,就是在做公益的路上。”同事彭梅玉说。

刘联平常说:“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快乐自己。”他怀着一颗博爱的诚心,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也以实际行动为弘扬社会正能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