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余晓勤)“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三年后,拖船埠先后建立党组织、建立红色政权、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拖船埠建党、建政、建军时间不仅为沔阳(洪湖)之最,且为鄂中最早。拖船埠在潜江和洪湖苏区革命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日前,在渔洋镇拖船埠村举行的2023年全市科级干部进修班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该村老党员王占茂主讲的《拖船埠在潜江党史和洪湖苏区革命史中的地位》赢得学员们的阵阵掌声。
王占茂是拖船埠村人,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读小学时就多次聆听先辈讲发生在拖船埠的革命故事,高中毕业在生产大队担任大队长时,又协助县党史办开展革命史整理工作。
王占茂(左)
“拖船埠成为3A红色旅游区后,许多游客在探寻红色史迹时,盼望有人能全面讲一讲拖船埠在大革命时期发生的故事。”王占茂说。
从得知游客的诉求开始,王占茂,这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就把游客想法当成了自己的一件大事,他多次走访烈士后代,到市有关部门收集整理红色故事。
土地革命时期的洪湖革命根据地所辖范围包括湖北的江陵、石首、监利、潜江、沔阳和湖南华容等县的绝大部分地区或一部分地区,大约3200平方公里。从1929年开始至1932年,贺龙、周逸群、王炳南、段德昌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多次往返拖船埠,累计驻扎时间达280多天。
为了弄清拖船埠在潜江党史和洪湖苏区革命史中的地位,王占茂又到洪湖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查找资料。在一些党史工作者的支持下,一篇8000多字的宣讲稿终于完成。随后,他又将宣讲稿讲给烈士后代和村民们听。
“真是太感人了!”原拖船埠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孙光远的孙子孙仁虎在听了10多遍后激动地说。
潜江日报社总编室原主任朱振雷说:“这篇宣讲稿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涵盖‘坚实的群众基础,复杂的阶级矛盾,特殊的地理环境’等方面内容,详实、全面反映了拖船埠从点燃第一把革命烈火开始,到潜江成为湘鄂西苏区重要县份之一的艰难过程。听了报告可以激发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