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冲锋的他,无愧“最美”!

退役不褪色,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郑先耀立足平凡岗位,作表率、当先锋、讲奉献,不断续写军人风采——向前冲锋的他,无愧“最美”!

云上潜江报道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无论在什么岗位,做任何事情,都要永守初心本色,吃苦耐劳、冲锋在前,做一名永不褪色的退役军人。”八一前夕,在市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座谈会上,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郑先耀饱含深情地说。

郑先耀是渔洋镇双马村人,1993年参军入伍,在火箭军工程部队服役12年。为人民服务、为国防工程奉献力量,是他心中坚定的执着追求和奋斗目标。

搬石头,扛水泥,拉钢筋,打风钻……每次施工,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干什么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即便在坑道内施工排险时被石头砸了,头上缝了六针,他也始终不言疼不说悔。

服役期间,他始终冲锋在前,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荣获“优秀士兵”“优秀班长”“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2004年底,郑先耀从部队转业回到潜江。本来可以享受国家的工作安置,他却选择了自主创业。“我就想着回地方后,继续好好闯一下。作为一名老兵,要顾全大局,作表率。”

创业,从毫不起眼的“修脚店”开始。学艺的艰辛,创业的困苦,郑先耀曾一度气馁。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对自己说,“郑先耀,加油,你是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你一定可以的!”

一步一步,郑先耀的“新派修脚店”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在潜江有4家直营店,在全国有40多家加盟店。其门店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湖北最美个体工商户、潜江市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商户、潜江市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示范点、潜江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等。

戎装虽脱,郑先耀初心不改,赤诚依旧。2016年8月,他发起成立新派修脚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养老福利机构,走近特殊群体,坚持开展义务修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扶持、公益捐款帮扶以及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2019年“七一”前夕,郑先耀党建工作室成立,结合群众需求清单,开展了党建为民系列服务活动。

一位30多岁的军烈属,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一位上初中的小孩,想找一份既可以接送小孩又可以照顾老人的工作。郑先耀党建工作室帮扶中心主动和她对接,积极帮她联系工作。由于她对工作的特殊要求,难以找到合适工作。郑先耀推荐她在自己门店工作,既帮助她解决就业,又让她拥有一技之长。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疫情暴发。郑先耀积极捐款捐物,从老新镇徒步7小时赶到园林城区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同时担任四季友留观点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带领由退役军人组建的“郑先耀党建工作室战疫志愿服务突击队”在留观点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的战“疫”任务。防疫物资搬运、留观点清洁消毒、社区跑腿做代购、卡点执勤巡逻,用手为留观人员房间疏通卫生间马桶,背腿脚不方便的留观人员到医院做核酸和CT检查……危险和困难面前,郑先耀带头冲锋在前。

去年,郑先耀和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突击队,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为园林街道各个核酸采样点提供后勤保障。哪里有需要,他冲锋在哪里,哪里最困难,就战斗在哪里。

“我是一名老党员和退役老兵,应该时刻保持军人本色。国家需要、人民有难时,必须挺身而出。战‘疫’时刻,我的哨位就是在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郑先耀说。

郑先耀不断把目光投向更远。去年开始,作为第三方机构,他接手运营管理物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新的领域就是新的战场,能不能做得好,啃下硬骨头,学习业务知识就是第一要务。郑先耀苦练技能本领,熟练掌握养老服务工作,通过学习先后拿到了养老护理员证和老年人能力评估资格证。通过社区养生商业项目实现效益增收,与社区餐饮、社区养老盈亏互补,高度融合,同时融入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打造5分钟便民服务圈,积极探索居家养老的新路径。

这些年,郑先耀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发扬“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军人战斗精神,把小事做好,把别人觉得不起眼的职业做出彩,把奉献社会做为退役军人担当底色,用双手勤劳致富,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风采。

一路走来,他以冲锋向前的最美姿态践行着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无愧于中国好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荆楚楷模、潜江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