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言:“家门口”养老——伸手可触的“民生温度”

7月20日,在周矶街道机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三五成群,有说有笑,不亦乐乎。他们有的在排练舞蹈,有的在练习书法,有的在打乒乓球,还有的悠闲地聊天或面色严肃地盯着眼前的一盘“难解”的棋局……一幅幅高品质养老生活新图景就这样跃然眼前。(潜江新闻网7月21日消息)

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他们需要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也需要精神关怀和文化娱乐。进入新时代,养老难题依旧困扰着社会各个阶层。

周矶街道坚持把养老事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以敬老之心打造机构养老,以爱老之心打造社区养老,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倾情为老年人构筑幸福养老家园。这种多元互助合作、嵌入式的养老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居家养老不够专业,机构养老成本又偏高,如何安心养老、幸福养老,是很多老年人遇见的现实难题。周矶街道机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舞蹈室、书法室、棋牌室等功能室,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健康指导等服务。同时定期开展量血压、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周矶村康养中心让养老服务真正走到老年人的床边、身边和周边,让老人们物质供养有保障、生活照料有人管、精神慰籍有依托。真可谓是“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托起了幸福“夕阳红”。

“家门口”养老,让“民生温度”伸手可触。一方面增加了老年人的社交互动方式与频率,极大扩展了老人的精神空间,让他们远离“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精神孤岛;另一方面,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康、养、护、医、食、住”等综合养老服务。“天天就是玩儿,玩好了吃好了,就感觉很好。”饱满地生活、体面地老去,这不正是老年人想要的生活吗?

构筑“幸福养老”新高地,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期待潜江各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规划更多“家门口”的养老中心,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老年人带来更多更幸福的晚年生活,不断擦亮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本网特约网评员 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