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夜食、夜购、夜游、夜娱成为不少人消暑休闲的选择。夏日夜间经济新业态、新场景日益丰富,不仅为游客和居民带来新体验,也激发了更多消费需求,释放出更大市场活力。(中国经济网)
“夜经济”作为一种新型文旅业态,既迎合了激发消费活力的现实需要,也为城市文化的集聚和迸发提供了内生动力,已成为各地城市彰显地域文化、展现城市魅力的窗口以及消费提档升级的发力点。
据媒体消息,当前,全国200多个城市推出了夜游线路、夜间演艺和展演等夜间文旅振兴计划。广州的“Young城Yeah市”、天津的“夜津城”、长安的“大唐不夜城”、常州的“龙城夜未央”……多地夜经济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潜江也不例外。今年4月29日,潜江万达广场步行街开街试运营,启动夜游市集活动,进驻各类摊位约140家,日均接待来客2万余人次,一夜之间迅速火爆出圈,成为现象级网红打卡地。在5月20日至21日第十四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暨潜江万达虾乡彩虹音乐节启幕推广期间,潜江万达步行街还不间断举办夜游活动,呈现空前的火爆局面,为潜江“夜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由此可见,“夜经济”逐渐成为城市活力的新标志,也是打造城市品牌、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发展“夜经济”是城市管理智慧和营商环境的体现。要让“夜经济”燃旺城市“烟火气”,扮靓城市经济生活,还需陆续出台加快推进“夜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鼓励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业态多元、靓丽美观、整洁卫生的城市“夜经济”地标,发展形式多样的夜市消费。还需围绕“食、游、购、娱、体、展、演”,打造升级版“夜经济”,让夜市场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一大看点。还需不断提升“夜经济”的文化含量,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夜经济”模式,丰富多元的“新夜态”,让游客感知当地文化,提升消费体验,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还需不断挖掘乡镇的夜间消费潜力,丰富“夜经济”场景,满足当代年轻人的潮流生活。还需进一步推动形成政府推动、市区联动、部门互动、多方参与的“夜经济”公共服务格局,包括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改善夜间交通、照明等系统,创新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等社会管理方式,明确夜间经营的时间、地点、经营许可等规则。
“夜经济”的火热势头,展现出经济发展的活力。笔者以为,城市夜游的消费潜力在于打破空间和功能界限,如能把景区、街区、园区、社区、商区融为一体,构成独特的城市沉浸式体验空间,打造夜食、夜购、夜旅、夜健、夜教、夜展等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更好地满足民众个性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就一定能够让“夜经济”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本网特约网评员 陈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