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谦:发展庭院经济,让“方寸地”变“致富园”

云上潜江报道 庭院经济是市场经济、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基地,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是农民生产经营投资少、见效快、发家致富的门路。

2023年中央、湖北省一号文件分别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探索开展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

近日,潜江新闻网报道说,竹根滩镇依托“农业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新型模式,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思路,引导农户利用闲置零散土地发展庭院经济,以散种统销、产销对接等方式拓展营销渠道。目前,吸引320余户农户签订庭院经济合作协议,协议面积190余亩,协议保底收益可达4000元/亩。

竹根滩镇以农村庭院为载体,以农村家庭为阵地,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综合发展、助农增收”的发展思路,将村民庭院的“方寸地”,建成增收“致富园”,走出了一条形态多样的庭院经济发展之路。

庭院经济有着小而精的特点,投资门槛低、收益回报快,且经营灵活。如能充分利用家家户户的院落空间,把发展庭院经济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推动庭院经济蓬勃发展,就能更好地帮助百姓缔造美好幸福生活。比如选择种植林果、花卉、蔬菜、盆栽等特色作物;比如灵活发展微茶园、微菜园、微果园、微菌园等;比如示范打造特色民宿、家庭客栈、休闲农庄、网红餐饮、小型采摘园等;比如设立电商销售点、直播带货点、快递代办点等;比如传承创新乡村传统工艺,发展特色手工艺品,开发乡村特色品牌等,以市场化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走上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方的乡村都有独特的风土人情、资源优势,这就是市场竞争的基础所在。“方寸地”可以变成“致富园”,小庭院可以撬动大产业。笔者相信,面向未来,庭院经济既有“看头”,更有“赚头”,当闲置的土地资源被有效盘活,业态繁多的“微经济”一定能够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本网特约网评员 陈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