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养蛙趁春时。3月9日,在王场镇红桥村3组黑斑蛙养殖场基地,负责人李雷刚刚对所有蛙池进行了全面消毒,正蹲在池边检查基础设施。
“目前正在朋友的育苗基地育苗,这几天要赶紧把坏掉的围网拆了换新,氧化钙消过毒的池子作蓄水处理,再过两天要下蛙苗了。”李雷说,气候逐渐回暖,要提前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不然会误了引种时间。
他养殖的青蛙品种为黑斑蛙,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肉质细嫩等特点,养殖六七个月即可出售。“青蛙的价格一直很稳定,我们效益好的时候,一亩田大概收3000斤,收入有七八十万元。”李雷还告诉记者,黑斑蛙虽效益高,但要保证存活率,还需要成熟的技术。“主要是防病害,养殖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注意水温和水质的把控。再就是饵料的选择和投放,要定时定量投喂,之前买的是湖南张家界的,后来换成了潜江本土产的,品质更好些,青蛙长得很快”。
说起的这些经验,都是以前在总口管理区给别人帮忙时学到的。2019年,李雷见养蛙效益不错,便回到红桥村,流转了20多亩地,建了50多个蛙池,引进种苗和饵料,开启了自己漫长的养蛙事业。
“近几年饲料涨价,成本更高了,加上去年旱灾,效益不好,亏了30万元。”一两次失败不足以打倒李雷,如今他也在不断摸索其他的养殖模式,悉心做好田间管理,对于这一年“天上繁星点点,耳边蛙声阵阵”的丰收场景依然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