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圳开局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网深圳2月10日电(孙倩文 俞欢)企业生产“忙起来”、消费市场“热起来”、深港交流“密起来”……2023年开年,放眼鹏城大地,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城市之一,深圳以抢抓时效的魄力和真抓实干的决心,开启奋跃向上、飞速奔跑的新一年。

生产“忙起来” 开局亮出新气象

方大集团生产基地。新华网发(企业供图)

走进方大集团生产基地,智能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车间机器轰鸣作响,一线工人正紧锣密鼓赶订单、忙生产。

“方大集团目前订单饱满,产值恢复迅速,海内外高端幕墙及新材料项目、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项目已全面复工。”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建明说,2023年方大集团将围绕“精细化管理”发力,绘就全新精彩画卷。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疫苗包装。新华网发 俞欢 摄 

康泰生物的生产车间也呈现一派忙碌景象。自动化设备正快速灌装,检验合格后的疫苗被打包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康泰生物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康泰生物建设总部基地“康泰创新广场”,不仅能丰富拓展自身研发平台,同时也有望吸引更多同行企业进驻,共同打造大湾区生物产业创新高地。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深圳披荆斩棘、勇毅前行,经济“筋骨”更加强健——2022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2387.68亿元,同比增长3.3%。

“兔”飞猛进开新局。深圳首批266个重大项目同步开工,总投资约329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35.6亿元。深圳各区更是“拉满弓”“上满弦”,争分夺秒拼经济。

经济循环“通起来” 奋力开创发展新格局

春节期间,深圳南山、龙华、宝安等多个商圈门口车辆“排长龙”,商场内餐饮购物火爆。深圳多个景区游人如织,市民脸上洋溢着喜悦。

闹元宵系列文化活动。新华网发(中共福田区委宣传部供图)

“热腾腾”的城市景象,彰显着深圳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深圳市商务局称,春节假期,深圳全市线下共发生消费金额55.94亿元,同比上升17.55%,消费笔数1364.63万笔,同比上升8.07%。

除了线下消费,深圳还举办2023年网上年货节,加快释放网络消费潜力。据浪潮第三方大数据统计,活动期间深圳整体的网络销售额约1017.3亿元,约占广东省的36.9%。

推出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促消费红包;实施促消费补贴政策,精准触达汽车、消费电子、家电等,随着一系列政策刺激,深圳消费市场“蒸蒸日上”。

同时,物流“加速”助力经济循环更加畅通高效。

深圳港口、机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2022年深圳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大关,同比增长4.39%,位列全球集装箱港口第四位;深圳机场货运吞吐总量稳居国内第三。

强信心,开新局。深圳将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推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外包提质增效、外经优化布局、外智全球引才,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

深港合作“密起来” 特色平台推动两地新融合

“1098天的等待,让思念化成此刻相见。”在罗湖口岸旅检大楼外,这句醒目的标语引起来往行人驻足。

2月6日,深圳皇岗、罗湖、莲塘等口岸陆续全面“开闸”,内地与香港间陆路口岸全面恢复通行。

交流便捷,沟通顺畅。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深港合作再上新高度。

2月6日,旅客通过罗湖口岸抵达深圳。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作为深港合作“重头戏”,科技创新发挥着关键作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建设备受瞩目,深港合作的互补效应在这里日益凸显。

“现在香港全面通关,我们的教授、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来到‘河套’看看,探索新的机遇和可能性。”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总监高凌云说。

从地理位置到政策配套,多维度研究对比后,该研究院最终选择“落户河套”。2019年5月香港科技大学与深圳市福田区签署合作协议,成为首家进驻河套合作区的港校研究院。

在深圳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年首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上,河套合作区有4个新开工项目,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等4个重点产业园区,将为深港合作再添新动力。

河套合作区。新华网发(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供图)

这是深港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之一。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深港融合发展硕果累累。

罗湖区以“三力三区”为发展目标,致力于创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盐田区推进中英街品质提升、沙头角口岸重建等项目,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建设如火如荼;前海围绕“五个加快打造”,持续推进深港合作走深走实……

实干开新局、奋斗创未来。从企业积极担当、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到深港融合、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深圳这座城市正火力全开,释放出高质量发展“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