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相关规定,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自1月13日15时启动气象灾害(寒潮)四级应急响应。(《湖北日报》1月14日消息)
据悉,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月13日夜间至15日,我省自北向南将有一次寒潮天气,并伴有雨雪冰冻,过程降温幅度10至15℃,局部可达18℃以上,最低气温北部降至-8至-4℃、南部-4至0℃,大部地区偏北风4至6级,阵风7至9级。
本轮低温雨雪天气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安全防范任务重,且正值春运交通出行高峰,将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等造成不利影响。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寒潮及雨雪天气的影响与风险,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始终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切实落实防范低温雨雪冰冻和大风等措施,开展应急处置各项工作,答好应对寒潮“民生考题”。
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要充分认识寒潮低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松懈侥幸思想,拧紧责任链条,提高敏感意识,把防雨雪寒潮灾害、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打好极端天气防范应对主动仗。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要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变化趋势,加强天气监测密度、频率和联合滚动会商研判,增强预报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坚实的信息保障。要强化预案引领,提前部署应急救援、物资调拨等各项准备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提前量。
聚焦风险隐患排查。要做好寒潮、大风、降雪天气对设施农业生产的防范工作,组织开展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加大生产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及时整改落实,限期销号清零。要指导农民检查、加固蔬菜温室大棚和畜禽圈舍等设施,及时有效化解风险。
统筹物资供应保障。要重点关注雨雪冰冻天气对春运交通、电力线路、旅游景区及施工场地等重要部位的影响,做好水电气管网、通信设施管线的巡查和客运枢纽等客流密集区运力供给、调度,加强抢险物资调配,提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等。特别要做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及时救助,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做好寒潮天气应对工作,不仅饱含着满满的民生温度,也彰显着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我们要把各种情况和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预案和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让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让居民生活更舒心、更暖心。(本网特约网评员 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