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文明办印发《关于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以“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树新风”为主题,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真情服务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作为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人们良好行为习惯,优化生产生活方式,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提升人的劳动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据悉,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城市街头、街道社区、景区景点,从扶危救困到奉献爱心,从服务社会到互帮互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不息,活跃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志愿者们已成为城市文明最美丽的风景线。
利用春节期间调动各级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和力量,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合力、焕发活力,是新形势下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必然要求。
要组织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党的声音进万家”为主题,动员各行各业心怀梦想、信仰坚定的志愿者,走进农村、社区、企业,打造小型化、移动式宣讲阵地,运用基层宣讲、慰问演出、文化惠民、学习阅读、展览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载体,广泛开展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导群众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要深化拓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疫情形势新变化,优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举措,宣传宣讲疫情防控常识,精准提供急需药品、转诊送医、心理安抚、物资代购、急事代办等服务。组织医疗卫生志愿者深入基层,广泛开展送健康活动,提供健康体检、保健咨询和常见病诊疗等服务。成立社区家庭医生志愿服务队,采取线上问诊、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抗原检测、用药指导、合理膳食等医疗咨询志愿服务。
要广泛开展节庆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以“共话同心圆 放歌新潜江”为主题的乡村春晚,让村民们自编自导,用歌声唱响生活,用舞姿传递幸福。组织文化文艺志愿者开展“文艺点亮生活”——文化进万家、“美丽中国 幸福乡村”等文化文艺活动,为群众写春联、送福字、拍全家福,满足群众节日文化需求。广泛开展乡村广场舞、“健身大拜年 体育进万家”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深入开展文明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平安和谐社会建设,助力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广大群众过上平安、祥和、幸福年。深入开展“反对浪费 文明办事”专项行动,组建各类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志愿服务宣传宣讲队伍,教育、引导群众弘扬勤俭美德,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倡导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礼仪、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培育科学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世界的充盈、环境秩序的优美、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城乡居民群众都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受益者,才能让志愿服务多姿多彩,文明实践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真正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网特约网评员 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