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潜江新闻网12月15日消息:为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12月14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园林街道西堤社区承办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宣讲在曹禺戏楼举行,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宣讲。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市充分发挥“文艺+宣讲”的艺术表现力,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聚焦群众视角、切合基层实际的宣讲形式,理应受到群众欢迎。
党的创新理论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较多的深奥词汇和专业术语,而文艺宣讲的意义就在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解码”。要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群众心中引起触动、产生共鸣、激发感悟,就必须坚持“群众导向”,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灵活性、实效性,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接地气、有生气、冒热气、聚人气。
创新宣讲形式多样化、宣传主体多元化,还可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金句用书法展形式体现出来,还可以通过美术摄影、诗词赋、非遗作品等形式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还可以围绕红色、绿色、特色、古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以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文艺宣讲接地气、润民心。只有推动宣讲“活”起来、“动”起来、“鲜”起来,让“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活动走深走实,才能达到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凝聚力量的目的。(本网特约网评员 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