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湖管理区:冲刺四季度 确保“全年红”

云上潜江报道 第四季度既是冲刺季,又是决胜季。连日来,在运粮湖管理区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铆足干劲,笃行实干,奋战正酣,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全力冲刺年度建设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全年红”、打好“收官战”。

12月6日,记者走进昌云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恒温恒湿的工作环境下,一台台高速运转的自动化机器代替了忙碌的纺织女工,偌大的车间仅需几个工人负责巡视和简单操作。

“我们投资2000多万元,先后引进5台世界先进水平的德国气流纺纱机、1台全自动打包机和1台异纤机。”该公司董事长王运昌介绍,从清花、梳棉、并条、气流纺到打包,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贯穿了整个纺纱工艺的全过程。

如今,昌云纺织车间纺纱的主要工序均由机器自动化完成,电子控制系统甚至能准确定位纺纱过程中断掉的纱头,自动高效地将其重新连接,并且接头处与非接头处具有相同的粗细和强度标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不仅如此,智能化升级改造,让企业产能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生产出的高档牛仔纱、针织纱、竹节纱等产品供不应求,昌云纺织一跃跨入全省纺织行业第一梯队。截至目前,该公司每月产量600多吨,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技改扩规,昌云纺织一直在行动。今年10月,为了改善气流纺车间棉纱生产环境,该公司一次性投入20多万元,对厂房进行保暖材料的铺垫与加固,满足了生产车间温度达到32℃、湿度75%的基础要求,为稳定机械效率和棉纱品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接下来,我们将全力冲刺四季度,争取全年生产棉纱8000余吨,实现销售1.2亿元,税收350万元,为运粮湖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王运昌表示。

镜头转向中国(潜江)健康饮用(矿泉)水产业园,由湖北灏畈饮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一条15L装景田一次性桶生产线和一条16.8L装景田循环桶生产线已正式投产,让运粮湖的“老地块”重新焕发生机。

为了让企业顺利落户,运粮湖管理区招商工作专班及早行动,积极与湖北润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谈判,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优的价格促成双方完成交易和过户。

今年4月27日,水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园区计划入驻企业20家,其中10家水生产企业,10家水生产配套企业。”该管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建成后,将是中国第一个健康饮用水专业示范基地。预估年产值15亿元,税收8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该负责人表示,发展是第一要务。接下来,他们将充分发挥管理区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现有企业,全力冲刺四季度,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完成。(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