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 通讯员 谭剑锋)耕地是极为宝贵的资源,更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地还是这些地,现在重新恢复了生命力。”11月12日,渔洋镇国土所相关负责人看着眼前整改后的土地高兴地说到。
据悉,渔洋镇拥有13万亩耕地资源,粮食播种面积达10万亩。8月初,该镇召开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方案督办会,明确下达整改工作措施,并先后组织召开耕地保护专题会议5次,组织国土所制定《耕地减少问题排查整改方案》,进一步夯实耕地整改责任。
对标卫片执法图斑反馈及耕地“进出平衡”任务,渔洋镇以镇国土所专班人员为主干力量,动员部分村精干力量,共同参与核查工作。在深入实地核查中,采取“对标问题、找准位置、摸清线索”的工作模式,有效核查了100余个图斑现状,并分类建立起“台账清单”,拟定整改和推进实施方案,为耕地“进出平衡”有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按照“数量不增”的原则,对于耕地流向林地、园地、坑塘水面、设施农用地、道路沟渠的,区分情况进行整改,积极稳妥推进排查整改工作。目前,新增整改土地1700余亩,实现辖区内耕地动态平衡并略有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