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聚焦人才集聚 增强乡村发展动力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余晓勤)金秋十月,记者走进位于竹根滩镇朱湖村的方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合作社理事长朱方云和社员们正在蔬菜种植基地里忙碌着,种植、施肥、灌溉,一刻也不闲着。

“预计这批蔬菜12月中旬就能采收了,能够给合作社带来不错的收入。”看着刚种下的蔬菜,朱方云充满期待。

朱方云是一名80后返乡创业青年。长江大学毕业的他原本在江汉油田钻井一公司工作。2016年,因看好乡村发展前景,朱方云毅然决然辞掉稳定的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下,投资30多万元在朱湖村流转120亩土地,建起蔬菜种植基地,成立了方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经过多年的发展,方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在朱湖村建立起668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并带动周边2500亩的蔬菜种植。目前,合作社的社员已超百人。每到播种和收获季节,到合作社务工的村民都有好几百人,合作社在解决当地村民就业的同时,也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过去有数10名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如今他们全都脱了贫。”朱方云说。

无独有偶。在渔洋镇拖船埠村,一大批返乡能人带动了当地餐饮、民宿、商铺、采摘等多种商业业态发展,“老船长”农家乐餐馆老板孙涛就是其中一位。

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孙涛过去在一家央企工作,看到家乡的变化,两年前孙涛返回家乡拖船埠创业。他将自家的院子改造一新,开餐馆、办民宿,不到半年的时间,收入就超过了14万元。

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返乡创业兴产何以能成为潜江乡村发展潮流?这都得益于我市聚焦人才集聚,不断增强乡村发展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市编印《天南地北潜江人》名录,收录了1300多名潜江籍在外人才、59名优秀清华北大学子,搭建联系沟通平台,引导鼓励其服务家乡。同时,建立回乡能人库,在库乡土能人640人,村“两委”后备干部563人;吸引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近1万人返乡入乡,创办特色种养、观光采摘、餐饮民宿,成为引领产业发展、参与乡村治理的骨干力量。

一手抓返乡能人招引,一手抓基层骨干培育。潜江通过实施潜江龙虾“千人计划”,发展虾-稻产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依托潜江龙虾学校、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就业训练中心、6家定点培训机构及36家定点实训基地,培训电商人才3000人、龙虾技师10000人,职业农民1.5万人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50人。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今,潜江农村的天地更加广阔,越来越多的能人加入到返乡入乡创业的队伍之中,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村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