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潜江看变化 | 变“害”为“宝” 看潜江小龙虾如何华丽蜕变

编者按:

十年弹指一挥,十年沧桑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潜江各项事业稳步向上、持续向好。即日起,潜江新闻网推出《喜迎二十大  潜江看变化》系列报道,着眼水乡园林可知可感的新变化、实实在在的新收获,展现潜江十年之变、十年之进,凝聚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毅前行的强大合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状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王富田)说起潜江小龙虾不禁擦了一把口水。不知从何时起,红通通、火辣辣的小龙虾早已横扫餐饮界,成为了风靡全中国的美食,也发展成为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市场新宠”。

今年6月,在第十三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暨第六届虾-稻产业博览会上发布了一组数字:2022年,“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288.9亿元,连续4年登顶行业榜首;流向全国的优质小龙虾,每4只中就有1只来自湖北潜江。

小龙虾作为潜江这座城市最闪亮的名片,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这21年里,潜江小龙虾到底经历了什么?它是如何实现从“外来物种”到“市场新宠”华丽蜕变的?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上世纪30年代从日本引入中国浙江等沿海地区,凭借其良好的适应和繁衍能力逐渐扩散至全国。

“当时农民种地不赚钱,出现了很多抛荒地。”牛湾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主权告诉记者,积玉口镇宝湾村大多都是低湖田,种植粮食效益不高,于是很多村民都弃田务工去了。2000年的时候,小龙虾开始逐渐被人们所食用,刘主权就想着能不能把抛荒田利用起来,在稻田里面养殖小龙虾。谁都没有想到,被人嫌弃的抛荒田,竟然成了小龙虾的乐园。

2001年,刘主权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小龙虾“虾稻连作”模式。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作为“虾稻连作”发源地,也率先品尝到了种稻养虾带来的红利。

宝湾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文节说:“现在我们村的虾稻田差不多有2000亩,基本上家家都在养殖小龙虾。”

2010年,随着不断探索和潜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潜江又创新出了“虾稻共作”模式,由原先“一虾一稻”增加成为“两虾一稻”。采用这一模式,小龙虾产量增了3倍,每亩可增收2000多元,小龙虾养殖也由此在潜江得到发展壮大。

曾经被人诟病的“害虫”小龙虾,现如今变成了“香饽饽”。据悉,2022年,全市“虾稻共作”面积已达85万亩,其中高标准万亩基地13个、千亩基地70个,引进小龙虾精深加工企业37家,从业人数超20万人。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发布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潜江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榜上有名。

每天早上7点,位于熊口镇的华山小龙虾产业科技园已是一番热闹繁忙景象,工人们正熟练的把鲜活的小龙虾分拣至熟食加工车间进行深加工处理。

华山小龙虾产业科技园是由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湖北省首批18个省级优势特色产业园之一,目前已形成从繁育、养殖、食品加工到甲壳素生产的小龙虾产业链。

2013年,熊口镇将赵脑村1.2万亩低湖田流转给华山公司,按每40亩一个“虾稻共作”养殖单元开展标准化集中连片改造。

华山公司董事长漆雕良仁介绍,“我们将低湖田改造成为‘虾稻共作’基地后,再交由农户承包经营,生产的稻米和小龙虾由公司保底收购,直接运往华山小龙虾产业科技园加工出售,形成产供销无缝对接,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利、企业增效的闭环模式,承包户年均收入突破10万元。”

每到夏季,小龙虾就掀起一股红色风暴,各地游客接踵而至,一些小龙虾主题餐馆几乎天天爆满、一桌难求。为了满足各地“虾客”的个性化需求,潜江不少餐饮店都开始新的探索。

潜江市烹饪协会秘书长吴潜汉说,相较往年,今年的小龙虾除了主打潜江特色的油焖大虾、蒜蓉虾、蒸虾、卤虾外,还增加了泡虾、蛋黄焗虾球、特色烤虾球、藤椒大虾、螺狮粉大虾等新颖丰富的菜品。

目前,潜江已培育出虾皇、小李子、味道工厂等一批龙虾餐饮名店,在全国开设潜江龙虾主题餐厅3000余家,创新推出油焖大虾、蒜蓉虾、清蒸虾、卤虾等128道精品菜肴,其中中国名菜3道、湖北名菜10道,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称号。

伴随着潜江龙虾的日渐火爆,潜江加快农旅融合,连续13年举办龙虾节,开发出小龙虾美食之旅、玩乐之旅、游学之旅等主题线路,努力让“食客”变成游客。据统计,每年潜江接待“虾客”近300万人。

如今,潜江已构建覆盖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的冷链物流网,年销售小龙虾可突破30万吨,销售额可达150亿元;与全国82个地区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近40个县市、100多家市场主体开展品牌运营合作;先后开展潜江龙虾走进深圳、宁波、陕西、香港等活动。小龙虾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