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硕:凡人壮举的意义更在于其精神价值

一位五十多岁的潜江骑行爱好者,也是潜江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他叫潘春平,独自骑行200天、21000公里,历经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包括困难重重甚至充满危险的无人区、冰寒区、沙暴区……这样的行动不可不谓是一次凡人壮举。

骑行也是一项体育运动,但和一般的竞技类运动不同,骑行运动必须要比拼力量、速度和技巧,有时甚至连对手也没有,完全凭借的是一种热爱、执着、毅力和信念在自己和自己较劲,自己和自己比拼。这样看来,潘春平所完成的环中国骑行壮举,其意义更在于其精神价值。

精神价值之一:认准目标,风雨兼程。作为潜江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完成环骑中国的夙愿,是他执着的信念。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与目标,就会在平时持续锻炼,精心筹划,时时刻刻为完成心中的愿望而准备。作为资深骑行爱好者,他非常清楚长距离独自骑行,且需要穿越诸多危险地带的困难,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将面临怎样的风险与困境。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风雪交加,却只顾风雨兼程。这就是一种信念在激励自己、支撑自己、感动自己。正如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谁都可能遇到一段或数段必须独行的里程,谁都可能会在独行的里程中经受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敢不敢向前,凭借的就是信念。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勇敢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有勇气迈出第一步,你就会比他人更有机会赢得成功。

精神价值之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在两万多公里的骑行里程中,潘春平遇到过无数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西藏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青海省可可西里几天不见人烟的无人区,零下几十度的内蒙古冰雪地区,酷热难耐的新疆沙漠地带……没有巨大的勇气和直面艰险的意志,是不可能圆满完成骑行计划的。潘春平说,遇到冰寒天气,寒风刮在脸上,就如刀割一般,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的无人区独自骑行,那种孤独感让人恐惧……但是,潘春平依然选择了向前,最终战胜了自然,也战胜了自己。也正如我们每一个人,在苦难向我们袭来的时候,我们是束手就擒、怨天尤人,还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做出选择是困难的,但我们必须有不向困难低头的勇气。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还未努力,还未奋斗,就向困难举起了双手。

精神价值之三:再多艰难,别误沿途风景。两万多公里的里程中,潘春平每天在骑行中拍些照片、视频,在抖音、微信朋友圈里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旅途经历,通过视频来给家人报平安,路途中也结交了很多一样爱好骑行的朋友。他说:沿途看到了祖国的山川湖海,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随处可见的雪山草地,穿行可可西里与藏羚羊亲密接触等等,都是他此次骑行最大的收获。这样的心态,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乐观主义精神,是我们需要学习并践行的为人哲学。不管我们的人生道路怎么走,是崎岖还是坦途,是风光迤逦的草原,还是坑深洼险的沼泽,就看我们怎样去看待身边的一切。乐观的人,沼泽中的一朵小花也是风景;悲观的人碧水蓝天也会感到孤独。

凡人潘春平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环中国骑行,他还会有更大的梦想召唤自己继续前行,他的壮举也会激励更多的骑行爱好者尝试在更远的风景中证明自己。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有其他的运动爱好,或许就是一名宅男、宅女,我们没有必要模仿潘春平的骑行壮举,但这样的壮举中凝聚的精神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本网特约网评员 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