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就是用刻刀在瓷器釉面进行雕刻,集绘画、书法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是一项传统工艺。 新华网 王立鹏摄
河北河间刻瓷艺人侯汉鹏介绍,将笔墨作品雕刻在瓷器的釉面上,让瓷器展现出艺术的美感,不仅是一门手艺,也是一种追求完美的态度。
一把小锤,一排刻刀,一件瓷器,相互打磨碰撞……伴着清脆的敲击声,侯汉鹏完成了一件件刻瓷作品。
与绘画作品不同,刻瓷需要通过改变刻刀力度的大小,来构建光影效果,展现画面层次感。侯汉鹏表示,一些简单的作品也要反复雕刻多次,精心打磨,历经一个月左右才能完成。
侯汉鹏说,刻瓷时,每一次下刀都要仔细斟酌,不存在修改余地,如若在位置或者力度上有细微出入,整件作品都需推倒重来,这是刻瓷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
“屡败屡战”是侯汉鹏刻瓷的真实写照。线条粗糙、画面层次感差、造型不够完美……这些年,被他刻坏的瓷盘不计其数,双手也早已磨出厚厚的茧子。
创作期间,侯汉鹏还在着色刻瓷的基础上,摸索无色刻瓷的雕凿工艺,“结合瓷盘白胎黑釉的特殊结构,一点点雕凿,通过改变敲击‘钻点’的多少、深浅来表现物体的结构、明暗。”
作为一名田埂上走出的刻瓷艺人,侯汉鹏除了下地干农活,其余时间几乎都用在钻研技艺上。他的刻瓷技艺愈发成熟,并开始斩获奖项、收获认可。
如今,为了做好刻瓷文化的传承发展,侯汉鹏已开始教授学生,传习技艺,“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人学习刻瓷艺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