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来水咯,来水咯。”8月19日一大早,竹根滩镇杨林口泵站的工作人员关洪茂就高兴地嚷起来。
“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旱情。”关洪茂告诉记者,杨林口泵站主要是从汉南河提水至竹根滩电排河,为该镇左桥片区4000多亩水田进行灌溉。“从7月28日到现在,泵站已经满负荷运转了500个小时。”
因为天气持续高热,水源补给成了大难题。“眼看着汉南河水位越来越低,我们心里都着急。还好上游水库放水,水位慢慢涨了起来。”说着,他指着泵站下一处水面告诉记者,昨天还能看得到横梁,现在终于看不到了。
水位起来了,关洪茂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水稻种植户游义军也舒了口气。“我今年40亩水稻,当前正值灌浆期,这样大旱天气,要是补水不足,田里水稻不说减产了,绝收都是有可能的。昨晚村里通知说上游来水了,我高兴坏了。”游义军说。
汉南河流域水利管理站站长徐洪波表示,今年旱情严重,该镇左桥片区4000多亩水田几乎到了无水可取的地步。
旱情连着民情,8月18日长江委发布调度令,调度丹江口水库于8月19日至22日向汉江中下游供水,初步测算,未来4天将增加发电量1920万千瓦时,为汉江中下游补水约1.31亿立方米。
眼下,“救命水”来了,农田“解渴”在望。“今天泽口闸流量达到了每秒20立方米。”徐洪波告诉记者,在前一天,泽口闸流量仅为每秒2立方米。
今年长江进入主汛期后水位持续退落,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面对此轮重大旱情,市水利和湖泊局科学调度保水源,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调度,通过及时加大兴隆闸流量,抬高田关河、兴隆河水位,启用老新泵站、刘桥电灌站提水灌溉等措施,有力保障全市水源供应。
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向上争取协调,主动引水,为抗旱提供可靠水源支撑,满足农业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在刘桥泵站,汩汩的水流带来丰收的希望。“在上游开闸放水后,今天我们又增加了3台机组,全力抢水提灌。”站长王华向记者介绍,刘桥泵站从汉南河补水至百里长渠和县河,保障园林街道、泰丰街道、杨市街道,总口管理区及渔洋镇农田灌溉用水。自从3日正式开泵以来,截至目前,已运行2100台时,累计提水1200万立方米。(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