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言:好医生都懂得共情

她是把患者视如己出的“暖心妈妈”,她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铁娘子”,她是为救人甘冒风险的“拼命三娘”。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我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陈俊喜获2022“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殊荣。

“一双妙手,托举着啼哭的孱弱;满腔温柔,慰藉了初生的微光。”面对如此高的致敬辞,陈俊说:“一直以来,我相信一句话,与患者保持共情,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什么是共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共情有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定义:就是能够深入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能够主动用当事人的眼光、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但同时又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还是自己。

作为一名医生,陈俊善于进入并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并将所了解的内容传达给予病人,特别是在对病人内心世界有准确的犹如亲身体验的了解的基础上,体验病人的处境、想法以及他患病后恐惧、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陈俊不仅对共情理解十分透彻,而且真正做到了。

一个冬天,一名幼儿感染了重症肺炎,盲人夫妻俩抱着孩子手足无措地站在病房外,无助又绝望。陈俊看见这一幕瞬间泪目,立即详细询问孩子的病史,认真给孩子做检查,发现孩子病情很重,明显伴有呼吸困难,她快速地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第一时间交代护士们尽快完善治疗,孩子咳憋、呼吸困难的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随即,她又给孩子买来厚衣服,给夫妻俩配齐基本生活用品,全方位地照顾起这一家人。孩子住院期间,不管再忙再累,陈俊都会返回病房,看看他们一家三口,主动给孩子洗澡、洗衣服、冲奶粉,等孩子睡着了,她才安心回家。

一次,科室收了一例危重新生儿,新生儿患有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陈俊全力抢救,对新生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亲自吸痰、吸氧、拍背等,不分昼夜精心护理,守护在新生儿床前。在科室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新生儿转危为安。

……

陈俊用活生生的事例诠释了共情的定义,那就是面对患者,悉心观察、投入倾听、换位思考、敏锐感知、准确回应,以引发患者的认同,配合治疗为结束。

共情是一种能力,它让我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让我们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甚至让我们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好医生都懂得共情,正如一名好医生所说,我的患者和我,像山和松树一样,树是山的映叶,山是树的依托,每当山峦在起伏,我就是摇曳的影,我分担着山的忧愁,分享着山的快乐。(本网特约网评员 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