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锋客: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高考落下帷幕,学子们有了难得的清闲时刻,虽然在等待考试分数公布与填报心仪的高校时心怀忐忑,但毕竟在时间上有了暂时的空闲。这时,不妨利用这段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在紧张的读书学习之后,最佳的心理需求与最佳的行动安排。书本给予我们的是文化知识的积累,是“三观”构建的理性思考,是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情感与行为指导。用自己的双眼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次行程的安排、一张车票的购买、一顿餐饮的选择,都是在尝试走向社会的起点,都是在亲历生活本真的味道;一道河流的蜿蜒、一座山峰的巍峨、一片草原的辽阔,融入期间的体验,不仅仅是一时间单纯的“眼福”,更是在惊叹大自然的或秀美或壮阔或生机勃勃时油然生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对未来人生之路的畅想;古朴的村落与喧闹的街市、原生态居民的安逸与四方游人的喧闹,交织出的世间百态,会带给你书本上不曾有过的情感冲击与心灵洗礼。静下来再回想书本上优美的词汇与经典的句子,再回味老师曾说过的岁月静好可时光如梭,你就会在不经意间领悟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将书本知识通过实际行动内化为自身修养、修炼、修为的必要路径。走向外面的世界,我们才能看到、感受到书本上难以领略的心灵体验,才能全方位增长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这是一个无形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的过程,从象牙塔走向纷繁的社会,这样的“躬行”不可或缺;外面的世界能锻炼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父母为我们安顿每一餐可口的饭菜,没有父母为我们清洗每一天换洗的衣物,也没有老师告诫我们该如何应对突发的状况,没有老师陪伴着我们趟过河流、登上山顶……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一切都需要自己在“躬行”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需要做好这样几点前期“功课”。

首先是做好疫情防护。回避当前尚处于风险区的城市与景点,自然是重中之重。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新闻以及亲朋好友咨询了解当前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态势,再结合自己心仪的省市作出理性的选择。同时,在旅行中不管当时当地的疫情状况如何,都要切实做好自身的防护,不能有半点的掉以轻心。

第二点就是要量力而行与结伴而行。既要根据自身家庭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时间与线路,也要约上三五同学一道出行,前者是对父母的体谅,后者是对自身安全的保障。我们不能因为某处的风景更美、名气更大而作出超过父母经济能力的选择,也不能为了所谓行动的自由而忽视单独旅行的诸多不便与危险。

第三点就是要行有所得。看看外面的世界,不仅要做到人到,也要做到心到。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学习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都是我们一路行走时应该留意并思考的问题。不需要将旅行搞得如同坐在课堂时那样拘谨,但也要像在课堂一样用眼睛去看,用大脑去思考。外面的世界本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唯有在行走中“阅读”身边的风景,我们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入眺望到我们未曾看到的更美的风景。(本网特约网评员 偏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