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 通讯员 李亚伟 黄红霞)六月暑气留恋,一场雨后变得十分凉爽,江汉盐化工装置区里的绿意也更浓了。13日上午,记者在这里偶遇一群喜鹊,只见它们时而在草地歇脚,时而飞上枝头鸣唱,惬意又自在。
“没有刺鼻的气味,鸟自然来得多了。”该企业安全环保部副主任陈旭峰说道。
以漂粉精、强氯精等为主要产品的江汉盐化工属于高危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生产中排放出的废气、废液、废渣,涉及源头减排、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全过程。“三废”处理压力向来不小。
“强氯精作为含氯消毒剂产品,本身有刺激气味。为实现‘上班路上闻不到氯味、装置现场不用戴防毒面具’,我们一直把重点放在漏点和尾气治理上。以前泄漏点多,粉尘也多,现场环境很差,现在可不一样了。”强氯精事业部主任赵小林回忆,近两年,通过对负压管线改造,对干区漏粉点开展治理等措施,现场环境达到不佩戴3M面罩,也能在装置内部正常巡检。
在热电运行部,燃运班进煤岗的员工体会很深。过去,操作台在放渣车上方的7米平台处,使用手动闸板开关放渣时,会产生很大灰尘。现在操作台移到了与放渣车一墙之隔的2米平台上,隔着玻璃就可以操作,灰尘被渣库吸尘罩吸走,现场十分干净。
热电运行部关键设备燃煤锅炉和燃煤机组,与大气环境息息相关。为解决燃煤锅炉易产生烟气和粉尘,造成大气污染等环保问题,他们先后对脱硫、脱硝系统、引风机等进行一体化改造,全力推进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历经3年时间,2021年8月,在基准含氧量6%的条件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颗粒物排放浓度三项指标均低于国家超低排放限值。
2019年以来,江汉盐化工先后实施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煤渣卸料点扬尘治理、强氯精装置尾气吸收塔改造、漂粉精装置湿法除尘改造等多个废气治理项目,装置区异味基本得到控制,装置腐蚀性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员工操作环境、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对于废水的减排和综合利用也提出了更新标准、更高要求。
由于厂区内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污水经雨水收集系统进雨水池,汛期或雨季通过雨水排口外排,雨水排放存在超标风险。该企业利用一年时间,完成厂区雨污分流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实现清污分流、污污分治,降低了生产废水总量以及雨水超标排放的风险。生活污水单独收集处理,起到降低污水处理设施负荷及能耗,合理调节采卤站回注水量的作用。
在漂粉精运行部,对于废液的治理工作从未间断。
“各装置生产最终产生的副产液,通过管线输送至氯回收,统一进行处置。”漂粉精运行部负责人涂飞介绍,针对氯回收洗涤塔吸收效率提升、密封水中含碱等问题集智攻关,解决了吸收塔尾氯吸收不完全、机泵密封水含碱易损坏等难题。
今年4月,围绕降低脱氯中和液中余氯的问题,他们组织技师团队,在酸性反应液罐底部引入压缩空气进行吹除,将余氯水平从0.22%降低至0.12%。下一步,还要通过氯回收工艺改造,将余氯降低至0.05%以下,进一步提升脱氯中和液品质。
为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江汉盐化工从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环境监测整改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开展废水现状调查、外排废水连续性监测分析等工作,避免污水提标盲目立项,节约改造费用1000多万元;在煤码头、液碱码头分别安装船用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以及废水收集罐,有效解决趸船生活污水污染汉江的问题;制定《固体废物管理实施细则》,对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建设400㎡标准化暂存库房,规范化治理危险废物;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控制室实施搬迁、合并,漂粉精、制盐装置控制室进行了隔声、吸声整改,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020年以来,江汉盐化工一直位列潜江市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之列。采卤运行部通过了自然资源部绿色矿山验收。目前,盐化工废水合格处置率达100%,固废达标处理率100%,外排废气达标率在99.8%以上。
通过绿色企业创建、环保依法合规排查、清洁生产审核等,一个倾力打造“无泄漏装置、无异味厂区、绿色洁净企业”的江汉盐化工正在逐绿而行,发生“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