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5月29日下午,湖北荆州江陵县实验中学5名中学生游泳时被水流冲走后失踪,目前下落不明。
随着夏天的到来,青少年溺水事故频发,人间悲剧不断上演。每每看到类似的案例,总觉得满心悲痛。如何才能阻止悲剧的重演,应是全社会的“共答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村青少年溺死率远高于城市。防溺水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农村地区河流、池塘、湖泊等自然水域众多,但真正能给孩子们安全游泳的场所却很少。
笔者从网络媒体获悉,近几年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源口瑶族乡、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浙江温岭市滨海镇等地,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继建起了安全设计达标、安全设施齐全、安全管理跟进的多个公益性乡村游泳池。比如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北湾村早在2019年就启动游泳池的建设,泳池分为大小两个,大池水深1.4至1.6米,小池为小孩专用,池深0.6米至0.8米,一般小孩套上游泳圈就可以畅游无忧。在泳池边有高椅,有村民坐在上面观察泳池,充当着“救生员”角色。
笔者以为,预防溺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合力,除了对青少年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不妨建一些公益性乡村游泳池。建好公益性乡村游泳池,不但给孩子们提供游泳的地方,也可依托游泳池,把游泳作为学校体育的必修课,让学生学会游泳,在掌握游泳技能的同时锻炼身体。
当前,一场全省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正在全面展开,结合实践活动,各地是否可以把建乡村公益性游泳池作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的具体体现,站在对人民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把乡村公益性游泳池建设纳入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将项目列入新农村建设范畴,统一规划、建设,采取政府及有关部门投资一点,村民群众集资一点,社会各界人士捐资一点的办法,用爱筑建起孩子们的水上乐园。(本网特约网评员 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