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汉水潜出,长江浩荡,平原济阔,在水一方。潜江这片2004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作家碧野笔下“绿色的城”,其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顺应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于近日光荣上榜“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名单。
优化生态空间,生态格局提升新高度
潜江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北依汉水,南临长江,为典型的平原水网湖区。按照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格局,潜江深入开展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和生态建设,营造出了一个农田、河渠、林带、城市相互交融的生态格局。
坚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潜江基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划分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依据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差异化发展。境内拥有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潜江省级森林公园、借粮湖湿地自然保护小区、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小区等一大批受保护地区,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25.88km²。
潜江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河网纵横交织,水资源总量达13.6亿m³,全市列入省保护名录的湖泊共计17座,水域面积约16.3km²,是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和引江济汉工程核心区,是植物王国“活化石”水杉的第二故乡。先后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国家水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湖北省森林城市等称号。
发展生态经济,绿色发展提高新水平
近年来,潜江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原则,从经济源头抓起,在项目引进、招商引资等方面优先考虑生态指标突出的“环保第一审批权”,执行最严行业标准,否决上马后可能造成严重污染项目10余个。
眼下,以金澳科技为标志的新化工项目全面铺开,以江汉油田页岩气开发的新能源全力推进,以长飞光纤、北旭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园区全力建设,以智能制造优质企业的全力引进,以虾-稻一二三产业农旅融合生态产业链加速形成,全面构建了潜江“4+1”现代产业体系,让潜江生态产业城市蓝图徐徐展开。潜江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全国县域营商环境县市和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等先进行列,并正以实现“1155”为发展目标,全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50强。
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新成效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十三五期间,潜江市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投资累计多达60余亿元,全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增强,人居生活环境显著提高。通过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立面改造、专业市场、综合管理、市民素质六大提升工程,绿化覆盖率达到40.8%;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以兴隆水利枢纽工程竣工为契机,连通“三湖四河七渠”;通过汉南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黑臭水体整治,一河一渠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实现“一河清水润全城”;通过建设4座工业污水处理厂、12座集镇污水处理厂、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全市区镇街道生活污水处理全收集全覆盖;通过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020年潜江市优良天数比例达89.3%,较十二五提高29.3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位居全省第一。
践行绿色生活,人居环境展现新生态
潜江把绿色当成自己的生命,以水为体,以绿为魂。通过曹禺公园、梅苑、南门河游园、百里长渠等河堤清淤、岸上截污、清水平台和绿化长廊等工程建设,实现“水清、水满、水生态、水景观”目标。通过村庄绿化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小镇打造,熊口农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示范乡镇,浩口镇、张金镇入围全国千强镇,老新镇秀河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龙湾镇郑家湖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成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乡镇、80个省级生态村。
如今,潜江城镇口袋公园、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100%,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民生改善十佳典范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弘扬生态文化,生态理念实现新融合
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潜江拥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灵王行宫章华台遗址,被列为“2000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潜江花鼓戏、潜江皮影戏、潜江民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杰出戏剧大师曹禺等众多英才。
结合生态资源优势,潜江以文化为引领,以景点为依托,以特色小镇为节点,大力发展全域生态旅游。汉江兴隆绿道、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风光带。曹禺文化旅游区、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与此同时,潜江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鼓励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全面实行政府绿色采购,行政机关生态文明意识水平明显提高。利用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新媒体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民众参与生态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显著增强,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生态文明理念广为传开,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完善生态制度,生态体系得到新推进
十三五期间,潜江市市委市政府共召开市委常委会16次,市政府常务会23次,全市性大会9次,研究部署生态环保、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中共潜江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会上,作出关于《新时代推动潜江高质量发展加强全国百强进位》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5位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和各区镇街道一把手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印发《潜江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潜江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和绩效考核制度,将“农村环境整治”“污染防治攻坚”“河湖长制”和“生态乡镇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并实施“一票否决”。通过开展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信用评价、排污许可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提供坚实保障。
潜江因绿入画、因绿入诗,临空鸟瞰,宛如一幅色彩浓郁的绿色画卷,又似一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镶嵌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发扬“守绿、护绿”的城市文化,潜江必将乘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奋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