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企业“店小二” 跑出服务“加速度”

云上潜江报道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优化提升服务项目建设全程帮办代办服务,以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集成式改革为重心,牢固树立“快节奏、高效率、优服务”的工作作风,着力构建“园区代办员+窗口协办员+部门联络员”的帮办代办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了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集成服务代办体系和运行机制,为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多层级、多部门“一次办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专属帮办“零号员工”

3月17日,落户我市的湖北孚诺林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许亚华在市政务服务大厅一次性领取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审查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不动产权证》四张证书,这在企业项目推进计划表上提前了半年时间。

为全力服务项目建设,我市通过强化业务培训,统一服务标准,定期开展业务研讨会和项目联席会议,在各个园区打造了一支业务能力强、协调水平高、涉及领域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又称企业“零号员工”,为园区项目企业正式投产前提供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作为单个项目推进的总协调员,企业在办理审批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直接对接“零号员工”。

“他们时间安排更合理,像我们这种外来企业,由于人生地不熟,很多业务办理方面都无从下手,有了帮办代办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节省了很多人力和时间。”晶瑞(湖北)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兵说,“在办理每项业务前,园区代办人员都会提前提供详细的材料清单及办理流程,让企业了解要办哪些事情,应该怎么办,准备什么材料,能合理调配流程,不浪费时间。”

“身为企业‘零号员工’,能为项目快速落地见效解决问题,更能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添砖加瓦,企业很感激我,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但其实这是我作为公职人员应该做的事。”王场镇代办员王永功说。身处服务项目建设一线,王永功仅在2021年一年就为王场镇项目建设帮办代办事项200余件,几乎每周都会往市里跑,帮助项目业主解决问题。

紧盯问题堵点,组团问诊治疗“疑难杂症”

项目推进的关键在于围绕堵点协同推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台账管理、挂图作战、清单推进”的要求,对市级重大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责任化推进。按照“一个代办项目、一套服务手册、一个最优流程、一个推进团队”的工作模式,建立项目清单、进度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围绕每个项目不同属性的实际进展情况,从企业开办、项目立项到开工的全生命周期,把脉问诊,优化事项办理流程,特别是土地、规划、施工许可等重点难点环节,统筹协调一站服务,见缝插针推进事项同步办理。

2021年,我市以市政务服务大厅为圆心,以“一区五园”重点项目落户地为半径,组织协调推进项目审批专题督办会20余次,解决问题百余个,有效疏通了项目建设堵点问题。

“项目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离不开项目落地前、开工建设中、竣工投产后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全要素保障’服务。我们的目光不仅仅放在推进项目建设上,更放在企业开办到企业经营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企业运营、党建、融资、招工、水电气配套服务等领域,园区代办员也会定期走访企业询问企业需求。”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张梅说。

畅通加速通道,营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

我市还实行“普惠制”的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不仅针对招商引资项目,所有建设工程领域的企业及个人办事均可申请帮办代办服务。就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帮办代办范围已触及审批链条全领域,从项目申报前咨询、系统账号注册、项目申报、立项、能评、环评、规划、施工许可、审批串联、批后发证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多环节,均可通过帮办代办进行办理。

据悉,自“帮办代办”服务推行以来,我市不断优化完善审批集成服务代办体系和运行机制,还通过建立项目审批“先建后验”“告知承诺制”“四证合一”“标准地出让拿地即开工”等多项改革,不断畅通业务办理“加速通道”,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审批集成服务,提高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彰显了我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中的“潜江加速度”。(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