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余晓勤)投入1180万元建设集“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市儿童福利院”于一体的多功能儿童服务中心;投入470余万元,建设青年之家、未检法治教育基地等公益性活动场所;投入300余万元,改扩建福利院、未保中心……我市大手笔投入,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筑牢组织体系网、完善服务保障网、构建立体保护网,近日受到了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省级考评组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市为抓手,树牢“优先保护、特殊保护、深情关爱、春风化雨”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各项工作。
我市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市、镇、村三级组织网络格局,形成了上下贯通、分级履职的未保工作体系。
依托“12345”市长热线,开通24小时救助保护热线。我市按照“集中受理、分级介入、限时办理、联动解决、统一回复”原则,打造便捷高效未成年人热线服务综合平台,及时解决未成年人帮扶诉求发现难、报告难、联动难问题。
大力整合各领域专业力量,建立未保工作专家团队。我市以公益服务项目为载体,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未保工作,形成了心理咨询师、援助律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爱心妈妈”等为主体的社会支持系统。43名检察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120余名志愿者长期参与儿童关爱保护,324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600多名“五老”担任青少年法治辅导员。
此外,我市还统筹落实城乡未成年人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各项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散居和机构供养孤儿养育标准从2016年的800元/月、1200元/月分别提高到2022年的1380元/月、2208元/月。
下一步,我市将以这次考评为契机,紧盯薄弱环节,进一步补齐短板弱项,用心打造,努力形成具有潜江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