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余晓勤)3月28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竹根滩镇王拐村七组村民王军鹏的肉牛养殖圈舍,只见一头头花白相间的肉牛膘肥体壮,它们或低头吃料,或仰头叫唤,有的还悠闲地甩着尾巴。一旁的工人正忙着清理肉牛未吃完的草料。
王拐村紧挨汉江大堤,堤脚丰富的草料为村民养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三十年前,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养一两头牛,除了能帮忙耕地劳作、年底卖牛也能改善生活。40岁的王军鹏小时候家里也养了两头牛。
王军鹏回忆,那时候,每天早上就把牛牵出去,拴在堤脚让牛自由吃草,放学回家再把牛牵回来。
后来,随着耕牛被农机取代,种田亦不赚钱,很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王军鹏也不例外。然而靠着打零工为生,王军鹏一家的生活一直不宽裕。为了改善生活,加上体弱多病的母亲和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10多年前,王军鹏决定回乡养牛。
“从小就养牛,经验还是有的。一头两头是赚不了钱的,要干就干大的。”打定主意后,王军鹏买回5头肉牛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为了将牛养得更好,王军鹏专门到一些肉牛养殖基地考察,虚心向当地养牛大户取经。饲养过程中遇到问题,他及时向农技员请教。多管齐下,勤学好问,头脑灵活的王军鹏在养牛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养牛技术要领。
“首先肉牛的品种一定要选对,喂养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要搭配好饲料,这样才不会耽误牛的生长,从而达到养牛利润的最大化。”如今说起养牛,王军鹏俨然像一个专家。
从开始的5头到现在的50多头,依靠养牛,王军鹏发了“牛财”。仅去年,销售肉牛就给他们一家带来了近30万元的收入。王军鹏一家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依靠养殖肉牛致富后,他还邀请该村的贫困群众来自己牛圈内工作,每天帮忙喂食草料、清理牛粪,一天100多元的收入让帮工村民很是感激。同时,王军鹏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养牛经验分享给村民,村民养牛遇到问题也会帮忙一起探讨,王军鹏希望村民们跟他一样,依靠养牛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