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创业建鸽场 致富路上敢追梦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2月16日下午,走进渔洋镇同桥村5组的金名养鸽专业合作社,5间鸽棚整齐排列,鸽棚内宽敞明亮、一片雪白,鸽子们咕咕得叫着,拍打翅膀“欢迎”客人的到来。

立春过后,寒风依旧,合作社理事长李明芳缓缓摇下鸽棚的“窗帘”,帮助小鸽子们抵御寒冷;又走进鸽棚,按下一个绿色开关,伴随机器运行的声音,一台装有玉米粮的设备沿着上方滑轨,匀速穿行在过道里,鸽子们迅速探出头来,在机器滑走之前将自己喂饱。

养殖环境美观大气,投食机器高端高效,这些富藏“小心机”的设施设备,都出自李明芳之手。他曾做过多年装修工,广告装饰、铝合金装修样样都干过。这里的厂房都是他一砖一瓦搭出来的,保温大棚和自动投食机也是他开动脑筋自制的。

看着眼前的一切,满满都是成就感。而促使李明芳萌生养鸽想法的,还是一次偶然的契机。2014年,已然奔四的他,在中央7台“致富经”栏目获得启发,听了别人的致富经,他随即将自家10亩地改造成养殖场,开启了与鸽为伍的生活。

直至今日,鸽场经历过“大水漫金山”的惨痛损失,也经历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市场冲击,在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总结中,才达成如今13000对的规模。

李明芳的鸽子吃的都是黑龙江的玉米、加拿大的豌豆,纯天然、绿色无公害的生产,自然也引来了大批稳定客源,就连鸽粪都很抢手。“很多小龙虾养殖户年前就预定鸽粪,让我给他们留着,要拿去肥水肥田……”

据介绍,鸽子是雌雄成对养,母鸽每月产4-5颗蛋,公鸽则负责孵小鸽,一对鸽可带来80元/年的效益。然而,李明芳发现,当前,乳鸽价格一路下滑,养殖条件和成本却很高,护理过于繁琐,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巨大的。

“近年,作为高端补品的鸽子蛋,在温州、上海等地颇受欢迎,零售价达到了5-8元/颗,且市场供不应求。”瞄准鸽子蛋的市场,他打算将肉鸽全部换成蛋鸽,这样,不仅鸽子蛋的产量可以翻倍,自己也能省心省力不少。

“转型过后,希望年收入可以达到50万元,把生活越过越美好。”虽已45岁,人到中年,李明芳却肯吃苦、爱钻研,敢拼搏、不放弃,活得“虎”劲十足、元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