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12月3日,记者来到熊口镇白果树村5组,只见连片的鱼塘一望无际,蓝天白云映入清澈的水面,微风徐徐,波光粼粼,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心生惬意。
塘边,颢升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元,正利用风送管道式全自动投饵机将饲料均匀地喷洒至池塘中央;另一边池塘,十多台增氧机同时运作,水面喷起层层水花,将空气中的氧气再次携带到水中。
“这几个池塘刚刚完成了消毒杀菌,正在进行冬季养护,目的是为了增强鱼儿们的体质。”见记者好奇,李元赶忙介绍道。
2018年,养殖能手李元积极响应熊口镇政府的号召,流转白果树村5组全组农田550亩,用于小龙虾养殖。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他发现这里沙地土质松散,保水性差,不适用于养虾。
今年,他瞄准特种鱼的市场,转型改养鮰鱼、鲈鱼和黄骨鱼。“这类鱼肉厚刺少,肉质细嫩,肉味鲜甜,相较于传统‘四大家鱼’,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要更高,并且养殖难度大,技术含量很高”。
按照孵化苗→一级苗→二级苗(半斤)→成品鱼(两斤)的三年成长周期,李元制定了三年计划,分别投入了500万尾一级苗、130万尾二级苗和19万尾成品鱼,他说,这样可以保障每年都产生效益。
“目前有30个池子,池塘改造、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设备、鱼苗、饲料等一共投入了1200万元。”李元告诉记者,由于前期管理问题,成品鱼存活率并不高。
吸取了失败的教训,他不断摸索,总结经验,赴广州、湖南、咸宁等地考察学习,还邀请老师上门指导。而后小心翼翼地呵护鱼儿们的每一个成长阶段,严谨细致地开展调水、分塘、投料工作,试验塘里各级鱼苗存活率都超过了60%。
“今年投石试水,4个池塘卖了130多万元,还未产生效益,等到鱼苗抚大,效益就会非常明显。按当前情况来看,保守预估330亩成品鮰鱼、50亩黄骨鱼、60亩鲈鱼总产值将达到1700万元。”李元还表示,孵化苗价格昂贵,后期将利用育苗塘,自己孵化鱼苗,将效益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