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硕:做好“双减”工作中的“三个加强”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已经颁发3个多月了。3个多月来,全国上下全面学习贯彻“双减”意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也拿出了诸多落实“双减”政策的具体措施,“双减”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在做好“双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到“三个加强”,只有在“减”的同时配之以相关工作的“强”,才能更加切实有效地推进、落实“双减”工作。

首先要加强对“双减”工作的认识。“双减”意见的颁发,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项工作之所以提升到了国家层面,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可见义务教育段的有些教育现象的确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到了非出重拳加以规范、控制、引导的程度。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升认识,增强责任,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做好“双减”工作;我们要强化“双减”工作的领导,各地各校要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强化“双减”各项工作;我们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双减“工作。

第二要加强“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双减”意见明确指出,我们减轻的是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教育质量。一方面在减轻学生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一方面又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靠的只能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我们要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美育,提高学生素质;我们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动口提问,动脑答题,动手演练;我们要优化作业设计,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阶梯性,把握作业的难易与完成时间,科学、系统、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

第三要加强“双减”落地后的课后托管工作。我们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由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在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提供艺体、科技、拓展训练等特色课程教学服务;我们要精心培养并调配课后托管的师资力量,鼓励有能力、有特长的教师跨学科参与课后托管指导教学,鼓励有专长的家长如非遗传人、能工巧匠等加入到课后托管服务的行列,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更加多彩的服务;我们要加强课后托管的监督管理,从服务内容到服务师资,从服务时间到服务效率,从学生评价到社会评价,都要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考评制度,实现课后托管服务的良性发展。(本网特约网评员 周硕)